[高二上期班主任工作计划]高二年级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解析

高考 2021-06-17 点击:

高二网免费发布高二年级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解析,更多高二年级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解析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二网。

【导语】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高二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二年级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解析》希望你喜欢!

  【一】

  一、选择题(20x3=60)1.培养基的灭菌可采用高压灭菌,其具体的方法是()

  A.100℃,15分钟B.121℃,15-30分钟

  C.62℃,30分钟D.零下18℃,60分钟以上

  2.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

  A.加富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病毒的衣壳决定其抗原的特异性,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

  ②含RNA的病毒较含DNA的病毒更易发生变异

  ③病毒呈现不同形态的直接原因是衣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

  ④灭活的病毒不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胞工程的诱导剂

  ⑤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能够在寄主体内完成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

  A.四项正确B.仅一项正确C.两项正确D.三项正确

  4.有关花粉植株的形成,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可脱分化形成胚状体阶段,再发育成花粉植株

  B.花粉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花粉植株

  C.花期早期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D.花期后期的花药比早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5.下列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都是由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

  B.各种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

  C.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

  D.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6.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最常用的有()

  ①平板划线法②稀释涂布平板法③斜面接种④穿刺接种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下表为科研人员配制某种培养基的配方,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蛋白陈10g乳糖5g蔗糖5gK2HPO42g伊红0.4g美蓝0.065g蒸馏水1000mL将培养基pH调至7.2A.该培养基pH为7.2,适宜细菌生长

  B.可以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属于选择培养基

  C.培养基配方中,乳糖和蔗糖可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

  D.该培养基虽未添加生长因子,但仍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因为蛋白胨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

  8.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03、Na2HP04、KH2P04、MgS0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A.酵母菌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D.纤维素分解菌

  9.下列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C源、N源和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衣藻能源氧化NH3分解乳酸固定N2利用光能C源CO2糖类糖类CO2N源NH3N2N2NO-3代谢类型自养需氧型异养需氧型异养需氧型自养需氧型A.硝化细菌、乳酸菌B.乳酸菌、酵母菌?

  C.酵母菌、衣藻D.硝化细菌、衣藻

  10.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仅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和水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

  B.“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都自化合物A

  C.“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D.该培养基可直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11.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①加尿素

  ②不加尿素

  ③加琼脂糖

  ④不加琼脂糖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加硝酸盐

  ⑧不加硝酸盐.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⑧D.①④⑥⑦

  12.下列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秋天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只能得到甲图中色素带①和②

  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

  D.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内液面

  13.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

  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B.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

  C.制备溶液→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制备亚硝酸盐标准显色液→比色

  D.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4.生产实践中配制微生物发酵所需要的培养基时,一般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如“以野(野生植物)代家(栽培植物)”、“以纤(秸秆)代糖(淀粉)”、“以氮(非蛋白氮)代朊(蛋白氮)”、“以烃代粮”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野代家”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生长因子

  B.“以纤代糖”能为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C.“以氮代朊”是因为铵盐、硝酸盐等是微生物常用的氮源

  D.“以烃代粮”培养的微生物可以用于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海域

  1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说明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已表达成功

  B.动物细胞融合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C.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培育无病毒植物、生产食品添加剂、制作人工种子

  D.生长因子是某些微生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16.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

  C.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

  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

  17.下列坐标曲线中,a、b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点酶的结构、功能相同

  B.图乙中,a、b点生长素的生理效应相同

  C.图丙中,a、b点细胞的代射强度相同

  D.图丁中a、b点细菌的增长速率相同

  18.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时,锅内压力一般为10kPa

  B.倒平板时,培养基高度约为培养皿高度的2/3

  C.实验结束后带菌培养基应加热后再倒掉

  D.接种固体培养基时应将菌种接入培养基内部

  19.耐冷菌是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类微生物,在0~5℃可生长繁殖,生长温度一般在30℃左右。关于耐冷菌的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耐冷菌参与代谢的酶在低温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B.不同取样地点相比较,北方寒冷地区水土中较易分离出耐冷菌

  C.探究耐冷菌生活的最适温度,自变量应为温度,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D.分离纯化耐冷菌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丢弃

  20.某科研工作者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两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绘得右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物质为葡萄糖,乙物质为乳糖

  B.a→e时间内分解葡萄糖的酶一直存在

  C.a→e内分解乳糖的酶一直存在

  D.大肠杆菌利用营养物质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酶活性的调节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4x10=40)21.请回答有关果酒制作及固定化细胞的问题:

  ⑴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_____检验,若在酸性条件下液体呈现__________色,则证明有酒精产生。

  ⑵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及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____________。

  ⑶利用果汁可以酿制果酒,现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及节约生产成本,某厂家已尝试使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采用下图中的方法_____(填出序号及名称)。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

  ⑷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要将已冷却至____________的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与已____________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经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的__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如果得到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得到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酵母菌等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培养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C.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D.MS培养基

  (2)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

  ①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色。

  ②酵母菌细胞固定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固定酵母菌细胞时首先需要将干酵母放入中活化。

  (3)拟将新筛选获得的优良酿酒酵母扩大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生产用菌种一般选用快速增值阶段的菌体,由表中数据分析,第天的酵母菌适宜用于固定化。

  时间/天01234567酵母菌数(×106/mL)0.81.83.05.64.82.00.80.4(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5)果醋有水果和食醋的营养保健功能,是集营养、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原因是。

  由图可知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示这一过程:。

  (6)小麦脱粒以后还有大量的麦秆,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

  23.(8分)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如何配制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后需密封培养,由此推测该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________________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25.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操作时采用灭菌的方法。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24.(8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Ⅰ.现有磨浆机、烧杯、滴管、量筒、玻璃棒、漏斗、纱布、苹果、试管、蒸馏水、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下表是某小组利用上述材料进行的有关实验:(“/”表示不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顺序项目烧杯甲乙丙丁1加入苹果泥20ml20ml20ml20ml2①2ml/2ml2ml3加入不同液体2ml蒸馏水2ml蒸馏水2ml盐酸溶液2ml氢氧化钠溶液4水浴恒温,玻璃棒搅拌15分钟15分钟15分钟15分钟(1)表中①处的内容是。

  (2)比较烧杯甲、丙、丁的结果可知:能影响酶的活性。

  (3)若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应把两个烧杯同时取出并过滤相同时间,观察并比较。

  Ⅱ.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是法;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比;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如右图所,请据图回答。

  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乙代表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

  1.B

  【解析】培养基的灭菌可采用高压灭菌,要求高温、高压且30分钟左右才能将芽孢杀死,实现灭菌。

  2.B

  【解析】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牛奶或酪素制备培养基平板,微生物生长时若产生蛋白酶,则会水解牛奶或酪素,在平板上形成透明的蛋白质水解圈。

  3.A

  【解析】

  4.D

  【解析】

  试题分析: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对诱导成功率也有直接影响,早期的花药比后期的花药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有关内容。菌落是微生物子细胞群,有的菌落是由一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A错。故本题选A。

  6.B

  【解析】

  试题分析:稀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混合倒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等,这两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分离纯化效果好。

  考点:考查菌种接种技术,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7.B

  【解析】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5~7.5,该培养基适宜细菌生长。该培养基添加了伊红与美蓝,可鉴别大肠杆菌,为鉴别培养基。乳糖和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还可提供生长因子。

  8.D

  【解析】

  试题分析:

  培养微生物都必须要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该培养基内含有纤维素粉,因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类才能大量繁殖;选D。

  考点:选择培养基。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有:①各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②微生物所需的能源、碳源和氮源的不同。解答此题时应明确:硝化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微生物所需的能源、碳源、氮源因其同化作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择培养基的有关内容。由题意可知,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目的菌”,A正确;“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都自化合物A,B正确;由于培养基中含有机物A,所以“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C正确;该培养基不可直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缺少植物激素,D错。故本题选D。

  11.C

  【解析】

  试题分析: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原理是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才能以尿素为氮源生长繁殖,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长繁殖.

  解: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微生物,因此培养基中应该加入有机碳源,如葡萄糖;分离分解尿素的菌的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选择培养基,应该以尿素为氮源;从物理性质上分属于固体培养基,因此应加入凝固剂琼脂糖.

  故选:C.

  点评:对于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原理及根据培养物和培养目的选择培养基配方的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2.B

  【解析】

  试题分析:秋天的菠菜中也富含叶绿素,做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也能得到四种色素,故A错误。乙图如果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失去水分较多,吸水能力是逐渐增强的,故B正确。丙图中锥形瓶封口放置是为了保证进行无氧呼吸,故C错误。丁图中培养洋葱根尖时,洋葱底部应接触到烧杯内液面,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提取玫瑰油的实验流程、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流程的考查,回忆提取玫瑰油的实验流程、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流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A、水中蒸馏法提取玫瑰油的实验流程是: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A正确;

  B、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是: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B正确;

  C、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比色,C错误;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流程是: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D正确.

  故选:C.

  点评:对提取玫瑰油的实验流程、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流程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4.A

  【解析】野生植物属于天然的培养基,含有微生物生长的各种成分,包括生长因子。

  15.B

  【解析】

  16.D

  【解析】

  试题分析:酒精具有消毒的作用,对酵母菌同样有毒害作用,A正确;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其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很难维持大量酵母菌的代谢需要,B正确;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物二氧化碳等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C正确;酒精发酵是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7.B

  【解析】

  18.C

  【解析】

  试题分析:微生物培养时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压力为100kPa,故A错误;倒平板时,约10到20mL培养基,故B错误;接种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故D错误;实验结束后带菌培养基应加热后再倒掉,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19.D

  【解析】使用过的培养基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再丢弃,经消毒可能还会存在细菌的芽孢。

  20.B

  【解析】分解葡萄糖的酶属组成酶;不管环境中是否有葡萄糖,该酶都要存在于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分解乳糖的酶属诱导酶;只有当环境中的葡萄糖被耗尽且有乳糖存在时,控制该酶的基因才表达,该酶才被合成。大肠杆菌利用营养物质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酶合成调节。

  21.(1)重铬酸钾灰绿(2)果胶酶(3)③包埋法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但它不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室温活化CaCl2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偏低海藻酸钾浓度偏高

  【解析】

  试题分析:(1)常用检测酒精的方法是酒精在酸性条件下和重铬酸钾溶液呈灰绿色。

  (2)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及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果胶酶。

  (3)根据图解,①是化学结合法,②是物理吸附法,③是包埋法。一般来说,酵母细胞的固定多采用包埋法,而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小,体积大的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则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要将已冷却至室温的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与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经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的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在包埋过程中,如果所用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偏低,则在饱和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会过浅、呈白色;如果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偏高,则得到的凝胶珠可能不是圆形或椭圆形的。

  考点:本题考查果酒生产及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2.(9分)(1)B(2)①重铬酸钾灰绿②蒸馏水

  (3)2(4)对原材料进行灭菌

  (5)防止菌种流失

  (6)没有分解这些物质的酶

  【解析】酵母菌发酵葡萄糖,所以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酒精在酸性环境中与重铬酸钾呈现灰绿色,随着发酵的进行,酒精不断增多,使生物膜的透性增大,存在液泡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而呈现灰绿色。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有一个微生物培养形成的集合成为一个菌落;海藻钠作为载体固定酵母细胞是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载体之一,从表中数据分析,第二天就适宜固定化,防止杂菌污染通常对原材料进行灭菌。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原因是防止酵母菌流失而不能发酵,由果酒制作果醋,通常通入氧气和醋酸菌,酵母菌体内没有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所以酵母菌无法利用。

  23.(1)长期被石油污染(含石油多的)

  (2)石油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

  (3)自养厌氧型降油圈大的菌落

  【解析】

  试题分析:(1)土壤取样,应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采集。

  (2)从功能上分,应选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此培养基中应该添加石油作为碳源,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该类微生物是厌氧微生物,代谢类型为自养厌氧型,接种后应密封培养,一段时间后选择降油圈大的菌落进行培养可获得高效菌株。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1)筛选目的菌选择(2)化合物A异养需氧型(3)防止外来杂菌入侵(4)接种环(2分)灼烧(2分)(5)防止造成环境污染(2分)(6)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2分)证明培养基制备(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分解A的目的菌,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2)据该培养基成分分析,A提供氮源和碳源。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提供氧气,需要有机物A,故该细菌为异养需氧型。

  (3)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需要灭菌。

  (4)平板划线法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灼烧灭菌。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以获得纯净“目的菌”。

  (6)为了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还要设置一组对照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判断是否有杂菌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24.(每空1分,共8分)

  I.(1)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2)pH值(酸碱度)或pH(酸碱度)是否

  (3)甲与乙果汁的体积与澄清度

  II.萃取反A和D其他色素和杂质

  【解析】

  试题分析:I。(1)依据提供实验材料应是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

  (2)甲、丙和丁的自变量是酸碱度的不同,故是酸碱度影响酶的活性。

  (3)甲和乙的自变量是否加入果胶酶,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就应去甲和乙进行比较,因为果胶酶能分解细胞壁提高果汁的清亮度,因此可以比较二者的清亮度。

  II.(1)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反比,图中因为A和D没有其它色素带,因此A和D应是标准样品,乙是提取出的其它色素和杂质。

  【二】

  一、选择题(20x3=60)1.右图所示的各成分共同构成

  A.种群B.群落

  C.生态系统D.生物个体

  2.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其中错误的选项有

  ①感受: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

  分泌: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界温度低时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调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传导: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A.零项B.一项C.二项D.三项

  3.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草原上的所有候鸟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单细胞藻类

  C.长江里所有的白鳍豚D.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

  4.某些生物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中,符合右图所示的选项是()

  abcA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反馈调节B原核生物细菌青霉素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免疫调节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5.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下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种群个体数目的变化,那么图①②③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B.种间斗争、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种间互助、种间斗争、竞争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8.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子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子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无子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子果实

  C.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D.无子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

  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胰岛素功能的是()

  A.抑制肝糖元的分解

  B.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C.促进血糖进入肝脏合成肝糖元

  D.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并氧化分解

  10.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B.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A.标志重捕法、样方法B.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样方法D.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

  13.

  A.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D.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C.脑干内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5.糖尿病人的尿多,产生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病变,使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使尿量增加

  B.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影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C.病人因口渴而过多饮水,使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加

  16.在某一生态系统中,螟虫螳螂螟虫

  A.与螟虫、螳螂有关的食物链具有两个营养级

  B.螳螂种群数量的波动主要受食物等内源性因素调节

  C.长期喷洒DDT,螳螂个体内的DDT浓度往往会高于螟虫

  D.螟虫螳螂

  17.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分别放在下表所示的含有五种物质的溶液中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观察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溶液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水(对照)21.13.85.6赤霉素(100mg/L)4.74.71.0CP(100mg/L)

  (一种生长调节剂)6.26.80.9乙烯利(1000mg/L)19.63.75.3整形素(10mg/L)33.11.227.6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18.在寒冷冬天,冬泳爱好者勇敢地在冰水中游泳。刚入水时,冬泳者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A.通过反射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

  C.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

  D.增加垂体活动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19.)

  A.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植物的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双重性。

  C.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生命系统的稳态维持有重要意义

  20.如图,一棵植物被纸盒罩住,纸盒在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A.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D.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三、综合题(4x10=40)21.Ⅰ、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处在[]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

  (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示方框中的A主要作用于________,饭后胰岛A细胞活动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图示方框中的A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释放化学信息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信息是________。

  下图是血糖在人体内部分变化的图解,据图回答。

  (1)过程①称为

  (2)物质A是,

  (3)当血糖含量较高时,分泌的增加

  23.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试完成下列问题:?

  图1图2

  (1)若从左侧向燕麦胚芽鞘尖端照光(如图2),胚芽鞘将________生长,若图2中胚芽鞘b侧生长素浓度记为b,则b值为________(生长素浓度),若将胚芽鞘置于暗室中,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填“>”或“<”或“=”)10-8mol/L。

  (2)由图1可知生长素对植物的根和芽的作用均具有________性,但不同器官对生长的________不同。由图2实验试推测:若利用单侧光照射植物胚根,是否会出现相应的反应?________。请设计简单的探究思路以验证你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关科学探究的问题(14分)低温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会破坏细胞脂质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能够清除过氧化产物的一种活性物质,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水杨酸是分布于植物体内的一种激素类物质,在植物的抗病、抗旱、抗冷和抗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研究人员将水稻种子萌发培养后,选择了400株水稻幼苗进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组处理培养温度MDA(umol/g)SOD活性(U/g·min)125℃的蒸馏水浇灌25℃29.47.32①②34.39.435℃的0.5mmol/L水杨酸浇灌5℃33.810.345℃的1.0mmol/L水杨酸浇灌5℃33.011.65③5℃31.513.665℃的2mmol/L水杨酸浇灌5℃34.88.575℃的2.5mmol/L水杨酸浇灌5℃35.47.985℃的3.0mmol/L水杨酸浇灌5℃35.76.5⑴.该实验的目的是:;

  ⑵.表中①②处理方法是,

  ③的处理方法。

  将组1和组2作对照,可得结论是。

  组1和组2中,与实验组3~8组形成对照的是。

  ⑶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本实验除温度外还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2点)

  ⑷.请根据5℃条件下实验结果完成水杨酸浓度与SOD活性关系的坐标曲线图。

  ⑸.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

  ②在低温条件下,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作用具有。

  ⑹.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含量迅速上升的激素是(可多选)

  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脱落酸

  ⑺.进一步探究:若要研究水杨酸在植物抗旱方面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经过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的叶片中含水量进行测定,则比较恰当的测定方法是

  A.B.C.D.

  参考答案

  1.C

  【解析】由图可知,植物属于生产者,兔和狐属于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光属于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故本题选C。

  2.B

  【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在外界温度低时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C

  【解析】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草原上的所有候鸟包括很多种群,单细胞藻类

  也有很多种,答案C。

  4.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看到酸酶唾液分泌增加,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其效应器是唾液腺,该过程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酸梅色泽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不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中N1和N2之间是捕食关系,其中N1是被捕食者,N2是捕食者;

  ②曲线表现为“一方数目减少,另一方增加”故为竞争关系;

  ③曲线表现为“同增同减”,故为互利共生;选A

  考点:种间关系

  点评:解题关键在于明确生物种间关系的曲线特点。

  7.A

  【解析】

  试题分析:兴奋的传导指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A正确;

  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不是零电位,B错误;

  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考点:兴奋传导和传递

  点评:理解兴奋传导和传递过程

  8.A

  【解析】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是应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长成的果实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改变,仍是二倍体,这种结果现象属于单性结实。无子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受粉后会结有子果实,无子性状不会遗传给后代。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获得应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因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不能产生种子。

  9.B

  【解析】考查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人体内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其降低血糖浓度的途径有促进血糖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元、促进血糖进入肌细胞合成肌糖元、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如氨基酸、脂肪等)。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肝糖元分解、抑制其他物质转化为血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总之,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去”,抑制血糖“来”,最终目的是降低血糖浓度。

  10.B

  【解析】种群按“S”型曲线增长达到K值时,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食物等生态因素限制了其发展,由于种群数量是变化的(相对稳定),出生率也会短时间超过死亡率。

  【解析】

  试题分析:高等动物内环境各成分的交换关系为: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间物质双向交换,而淋巴只能由组织液渗入,而回流至血浆,为单向的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中不同液体成分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要点

  12.A

  【解析】

  试题分析:农田中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若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宜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双子叶草本植物容易辨别个体数目,其叶脉一般是网状的,若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则可采用样方法。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13.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间的传导,分别以电信号和

  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其中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突触间传导是单向的。A.B叙述错

  误。维持机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在脑干,C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

  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

  15.B

  【解析】糖尿病的特征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其中多尿的主要原因是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影响水分的重吸收,且葡萄糖的排出需要水作为溶剂。

  16.C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链是以生产者为起点,该食物链至少有3个营养级,故A错误。螳螂种群数量的波动主要受食物等外源性因素调节,故B错误。长期喷洒DDT,因为富集作用,螳螂个体内的DDT浓度往往会高于螟虫,故C正确。螟虫螳螂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会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不同植物对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敏感程度不同;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根本上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表中数据显示,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对应的比值较小,说明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整形素对应的比值较大,说明有利于雄花的形成;故ACD对,B错。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注意观察分析实验结果。

  18.B

  【解析】

  试题分析:冬泳时受冷水刺激,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产热量增大以适应寒冷环境;此时冷觉感受器兴奋,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同时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肌肉收缩加强,促进产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体液调节加速产热;同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所以B正确;A、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9.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中,固定幼苗,旋转纸盒,幼苗只有在右侧会间断接受光照;固定纸盒,旋转幼苗,则幼苗各部分均匀接受光照;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幼苗只有向着开孔的部位接受光照。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向光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21.

  I(1)神经中枢(2)c,e(3)⑧线粒体能量(ATP)(4)⑨突触小泡递质

  II(1)肝细胞减弱(2)神经,体液(3)神经递质

  【解析】略

  22.(1)氧化分解(有氧呼吸也给分)()肝糖元脂肪()胰岛素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血糖的三个去路:(1)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2)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其中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血糖);(3)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结合图可知:

  (1)过程①称为

  (2)物质A是,

  (3)人体内只有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含量较高时,分泌的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血糖在人体内部分变化的图解

  23.(1)向光(左侧)弯曲接近10-8mol/L?<(2)两重敏感程度会利用单侧光照射植物胚根部分,同时设置对照组(胚根部分均匀照光),观察胚根生长状况

  【解析】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最敏感。图2中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b处生长素浓度接近于10-8mol/L,在黑暗处应小于10-8mol/L。生长素的作用有两重性。验证判断可采用对照法。

  24.【答案】

  ⑵.5℃的蒸馏水浇灌5℃;5℃的1.5mmol/L环境温度降低时,水稻幼苗自身SOD活性加强,可增强抗冷性组别2

  ⑶.蒸馏水和水杨酸的浇灌量、光照强度、培养时间、幼苗的发育情况等(只要合理写出两项均给分)

  ⑷.正确标注纵横坐标1分,描点与曲线(或折线)走势正确1分,图标题正确1分

  SOD活性与水杨酸浓度关系

  ⑸.在一定范围内随水扬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增强;当水扬酸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开始减弱两重性

  ⑹.ABC

  ⑺.B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因此目的的探究不同浓度的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2)分析表中一系列的实验设置,第2组应该是在5℃的蒸馏水浇灌处理作空白对照。、还培养在5℃的环境中。而第3组则应是在5℃的1.5mmol/L的水杨酸处理。1、2组的不同处理是温度,比较可知环境温度降低时,水稻幼苗自身SOD活性加强,可增强抗冷性。其中组2为3-8组的空白对照。(3)无关变量应一致。如影响实验的试剂用量、时间等。(4)根据表中数据先描点再连线。(5)根据绘出的曲线可写出相应的结论。如在一定范围内,水扬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增强;当水扬酸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开始减弱,同时浓度过大有抑制作用等。(6)种子萌发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都会增多。而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7)研究水杨酸在植物抗旱方面的作用,也就是研究失水量的情况。因此要用失水的比例来衡量比较适量。

  考点:本题考查了有关实验探究及植物激素的内容。意在考查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考查学生分析曲线构建曲线的能力。

  【三】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B.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C.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

  答案:D

  解析:遗传信息在DNA上,密码子在mRNA上。

  2.复制、转录、翻译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A.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

  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D.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答案:B

  解析: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不必考虑线粒体、叶绿体,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

  3.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能够合成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

  A.19%B.21%C.23%D.42%

  答案:B

  解析:A+T占42%,即2A=42%则A=21%。

  4.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和艾弗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全部断裂,失去活性

  B.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

  C.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细菌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不存在,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

  答案:C

  解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的掌握程度。加热杀死的细菌体DNA仍具有活性;加热杀死的S型的细菌的DNA进入到R型细菌体内,转化成了S型细菌;DNA酶能水解DNA成脱氧核苷酸;原核细胞内的基因与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结构不同,一般不能进行转化。

  5.(2010·威海模拟)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径

  答案:C

  解析: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把其组成成分蛋白质、DNA和糖类分开,然后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各自的作用。

  6.一个正常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

  A.都能表达B.都能转录

  C.都能翻译D.都能复制

  答案:D

  解析: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所以A、B、C错;一个正常受精卵必须要分裂,因此所有基因都能复制。

  7.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转运RNA携带

  B.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它特定的转运RNA携带

  C.一种转运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上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转运RNA携带到核糖体上

  答案:D

  解析:61种转运RNA对应20种氨基酸。

  8.(2010·泉州模拟)下列关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用DNA杂交技术可以鉴定印度洋海啸事件中遇难者的身份

  C.当(A+T)/(C+G)的比值增大时,解链温度增加

  D.D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

  答案:B

  解析: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碱基对C与G之间有3个氢键相连,A与T之间有2个氢键相连,所以C与G之间氢键断裂所消耗的能量比A与T的要多,所以当(A+T)/(C+G)的比值增大时,解链温度应减小;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

  9.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同是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C.都是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

  答案:D

  解析: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DNA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RNA全称是核糖核酸。

  10.下列成分在形成信使RNA的过程中是必需的是()

  A.DNA模板链B.磷酸肌酸

  C.核糖体D.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答案:A

  解析:信使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

  11.遗传学上将某种分子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这种分子为()

  A.肽链B.DNA

  C.信使RNAD.转运RNA

  答案:C

  解析:密码子只存在于信使RNA上,存在于转运RNA上的叫反密码子。

  12.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A.轻氮型,中间型

  B.轻氮型、中间型

  C.中间型、重氮型

  D.轻氮型、中间型

  答案:A

  解析:转移到重氮环境,经一次复制生成2个DNA,且都为中间型,放在原环境中复制两次有8个DNA,其中2个中间型,6个轻氮型,所以A项正确。

  13.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缺水和营养不足将影响DNA和碱基组成

  B.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决定的

  C.DNA分子的特异性是由特定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DNA分子的特异性是由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决定的

  答案:C

  解析:DNA分子的稳定性决定了子代DNA分子只与亲代DNA分子有关,而与外界环境无关,因此,细胞缺水等外界条件不会引起DNA碱基组成的变化。DNA分子中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组成DNA的基本骨架,这在任何一个DNA分子中都是一样的。DNA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而对于某一个DNA分子则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在DNA分子中由于A=T,G=C,因此=1,这一比值在任何双链DNA中都是一样的,故C是正确的。

  14.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A.使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B.能精确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代与代间的连续性

  C.能够精确地指导蛋白质合成

  D.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机会

  答案:B

  解析: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使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保证了代与代间遗传的连续性。

  15.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上的碱基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C.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答案:B

  解析: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

  16.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由()

  A.现代细胞学说的研究已经提供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有力证据

  B.通过反复细致的化学分析已经得知,细胞内DNA大部分存在于染色体上

  C.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已经提供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充分证据

  D.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B

  解析:由于对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在生物学中属于哪一分支学科不清楚而误选A项;另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没有分析出B项的错误原因:细胞内的DNA大部分存在于染色体上,只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现代遗传学和生物科学的研究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选B。

  17.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表所示为各种生物中核酸、核苷酸、碱基、五碳糖种类数。其中正确的是()

  A

  烟草叶肉细胞B

  烟草花叶病毒C

  T4噬菌体D

  豌豆根毛细胞核酸2112核苷酸2448碱基5445五碳糖2211答案:C

  解析:细胞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含氮碱基有A、G、C、T、U5种,核苷酸有8种,五碳糖有2种;病毒内含有DNA或RNA,只含其中的一种核酸,含氮碱基有A、G、C、T(或U)4种,核苷酸有4种,五碳糖有1种。

  18.(2010·桂林模拟)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

  答案:B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含32P标记的DNA的T2噬菌体和用含35S标记的蛋白质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9.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染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放射性S元素P元素A全部无全部32S全部31PB全部有全部35S多数32P,少数31PC少数有全部32S少数32P,多数31PD全部有全部35S少数32P,多数31P答案:D

  解析:由于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均为新合成的蛋白质,其中的S元素应均为35S,所以所有的子代病毒应该均有放射性。加入KH232PO4及H5N1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新病毒的RNA中应该有32P,转移至另一试管培养一段时间后,由于RNA分子的复制,新合成的子代病毒的RNA应多数含有31P,少数含有32P,故应选D。

  20.(2010·马鞍山模拟)下图为基因表达的某些过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有四种核苷酸,该图表示翻译过程,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C

  B.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结构简式是—CO—NH—

  C.通过PCR技术得到32个乙图中的DNA片段,则需要加入186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用DNA分子做探针诊断遗传病,利用的是DNA复制的原理

  答案:D

  解析: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共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故A正确。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靠肽键,故B正确。通过PCR技术得到32个乙图中的DNA片段,则需要加入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量=(32-1)×6=186(个),C正确。用DNA分子做探针诊断遗传病,利用的不是DNA复制的原理,而是DNA分子杂交原理,所以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21.(13分)在20世纪以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后来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和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先后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以及1952年赫尔希与蔡斯利用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说明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使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了有毒的S型活细菌,你认为该转化因子是()

  A.荚膜

  B.合成荚膜的酶

  C.与合成荚膜的酶有关的基因

  D.整个S型细菌的DNA

  (2)在T2噬菌体实验中,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2噬菌体实验中,怎样培养含有放射性35S的T2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实验,DNA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1)C

  (2)因为只有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而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3)先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这种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4)能决定生物的性状(或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或可以自我复制)

  解析:转化的实质是变异,属于广义的基因重组,转化因子是DNA中控制合成荚膜的酶有关的基因。蛋白质和核酸的标志元素是不一样的,核酸一般不含硫,而蛋白质一般不含磷。噬菌体是病毒不可以直接标记,培养有标记的噬菌体要通过培养含标记元素的细菌来实现。

  22.(13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________。

  (6)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

  (2)c

  (3)间(S)

  (4)细胞核

  (5)tRNA(转运RNA)氨基酸

  (6)―→蛋白质RNA→DNA→RNA→蛋白质

  解析:由图可知,a过程为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为转录,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还发生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c为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d过程为逆转录,主要是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e为RNA的复制;tRNA是翻译过程中的翻译者,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RN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途径有RNA→蛋白质或RNA→DNA→RNA→蛋白质。

  23.(15分)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F是________,G是________。

  (2)1个A与C有两种比例关系:________和________,每个C含有________个D,每个D中可以有成百上千个E所组成。

  (3)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________。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________,除此之外,________和________也是D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载体。

  (6)在E构成的链中间,与一分子G相连接的有________分子的F和________分子的H。

  (7)遗传信息是D中________排列顺序。

  答案:(1)蛋白质含氮碱基(或A、T、G、C的任一种)脱氧核糖

  (2)1∶11∶2很多

  (3)D在A上呈线性排列

  (4)D是有遗传效应的C(或DNA)片段

  (5)E(或脱氧核苷酸)A(或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6)一两

  (7)E(或脱氧核苷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和DNA及基因的关系。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1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1个DNA分子,1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1个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24.(8分)(2010·成都模拟)观察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该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原料是________,该过程所需ATP的产生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3)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④的结构式是________。

  (4)③中尿嘧啶和腺嘌呤的和占42%,则可得出与③合成有关的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________。

  (5)下列细胞中不能发生该生理过程的是()

  A.根毛细胞B.浆细胞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D.大肠杆菌

  (6)如果该生理过程的产物是胰岛素,则在①上合成的“甲硫氨酸—丙氨酸—......”物质首先进入________中进行加工。

  答案:(1)氨基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GCU

  (3)—CO—NH—

  (4)29%

  (5)C

  (6)内质网

  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内正在进行翻译过程,所用原料是氨基酸;提供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由丙表示丙氨酸,可知丙氨酸所对应的密码子是GCU;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叫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mRNA中U+A=42%,可推出DNA一条链中A1+T1=42%,整个DNA分子中A+T=42%,A=T=21%,G=C=29%;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与核糖体,不能发生翻译过程;最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首先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和运输,再经高尔基体包装分泌出去,最后成为成熟的蛋白质。

  25.(11分)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寄生于烟叶中的病毒,会使烟叶出现黄、白、绿三色的斑点,引起烟草花叶病,从而降低烟草的燃烧性,品质下降。

  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

  实验步骤:

  (1)设法从病叶中提取出烟草花叶病毒,并把它的RNA和蛋白质外壳分开;

  (2)①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②用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草叶③先把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用RNA酶处理,再去感染烟草叶

  实验结果:①烟草出现花叶病,②和③烟草都不出现花叶病(或病斑)

  实验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

  解析:解题思路是单独观察RNA和蛋白质的作用,并排除RNA水解产物是遗传物质的可能性,因此需有RNA酶处理RNA后再去感染烟草叶做对照实验。

[高二上期班主任工作计划]高二年级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解析

http://m.scabjd.com/xueli/134187/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