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中国朝代历史之清朝(7月31日)

公务员考试 2021-10-11 点击:

国家公务员网权威发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中国朝代历史之清朝(7月31日),更多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相关信息请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导语】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暂未开始报名,现在是考生备考提升阶段,为了帮*生高效学习积累,为您精心整理了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中国朝代历史之清朝(7月31日),以供考生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助益。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统治中国达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入关前1616年后金建立,这个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三百年。在这段历史时期,清朝经历了孕育、发展、壮大、鼎盛、衰落和覆亡的过程,中国社会也经历了从古代至近代、由独立强盛的封建主权国家到落后挨打的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

  现代研究者,根据社会性质的变化,一般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断限,将清朝历史分为两个领域,此前作为中国古代史的清史,此后则被划入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史。

  清朝前期

  1.时间:1644—1840年

  2.第一任君王:皇太极

  3.其他重要君王:玄烨、胤禛、弘历

  4.建都:北京

  5.重大历史事件:

  (1)清兵入塞:又称清(后金)南略,是后金和清皇太极政权在和明朝在辽西战场因无法攻克关宁锦防线而陷入僵持局面时期,绕道蒙古,从山海关西面的长城关隘进入大明北方开辟第二战场的数次攻击掠夺军事行动。因为有几次规模不大,所以究竟有几次这样的军事行动有四次、五次、六次等不同的说法。

  从崇祯登基以来,十一年中,清兵已经四次入塞,三次直逼北京城下。

  (2)松锦大战:又称松锦之战、松锦大会战,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参战,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军围困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3)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扬州之屠。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展开的*。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4)嘉定三屠:1645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进行*的事件。

  (5)三藩之乱: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6)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7)雅克萨(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俄方称之为1649—1689俄中边境冲突,朝鲜则称之为罗禅征伐。

  (8)平定准葛尔: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这次战争,起于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迄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迭经三朝,历时68年,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

  6.政治:明清时期是封建君主*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顶峰,但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

  (1)中央政治制度:

  ①清代初期: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重大事务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

  ②康熙年间:设立南书房,起初是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设。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②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

  军机大臣参与处理军事事务,后来职权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事务。

  意义: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是*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2)选官制度:八股取士——属于科举制度,*个人思想与创造力,最终被时代淘汰。

  (3)法律制度:顺治四年(1647年)《大清律例》编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袭《明律》的内容。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并于雍正五年公布。

  (4)军事制度: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制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合一的制度。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

  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

  7.签订的条约:

  (1)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1689年8月22日,清、俄两国在尼布楚开始会谈。清朝使团重要成员有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等,俄罗斯使团由御前大臣戈洛文、伊拉托木斯克总督符拉索夫率领。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仍属于中国领土,但同时清政府同意把大片土地割让给俄罗斯。

  (2)布连斯奇条约是中国和*于1727年(清朝雍正五年)订立的划分中俄中段边界的条约(现在大部分成为俄蒙边界)。条约规定中俄中段边界,额尔古纳河,向西至沙毕纳依岭(即沙宾达巴哈)为界,以北归*,以南归中国。还包括通商、遣返逃人、宗教、外交等方面内容。

  该条约是不平等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我外蒙北疆的侵略,维护了中国北疆的稳定。

  (3)恰克图条约是中俄两国于1727年(雍正五年)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旨在规定中俄在蒙古北部边界(中段边界)及政治﹑经济﹑宗教等诸方面相互关系。应清政府划分国界的建议,*特命全权大使萨瓦?务拉的思拉维赤于雍正四年十月初八至次年闰三月十四日在北京同清政府代表吏部尚书察毕那﹑理藩院尚书特古忒﹑兵部侍郎图理琛三人会谈,两国代表在恰克图草签有关两国政治﹑经济﹑宗教诸方面相互关系的《恰克图条约》。

  8.经济:

  (1)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2)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极大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经济,重农抑商,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

  (4)清朝曾实施海禁政策,直到占领台湾后,沿海贸易才稍为活络。

  (5)货币方面采银铜双本位制。

  9.文化:

  (1)清初和中期,屡兴*以控制士大夫的思想。清朝历史中,顺治、康熙时期的“*”还只是个别现象,到雍正时则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在*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疯狂的则是乾隆,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

  (2)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3)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4)吴敬梓创作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5)清朝诗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不大。早期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为后人称颂。

  (6)京剧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乾隆、嘉庆年间。

  (7)清代的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间年画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10.农业/手工业:

  (1)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

  (2)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

  (3)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镇为瓷器中心。

  11.科技:

  (1)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2)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3)康熙仿制西方天文仪器,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人修订历法。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中国朝代历史之清朝(7月31日)

http://m.scabjd.com/zige/174773/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