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期班主任工作计划|高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

工作计划 2020-07-19 点击:

高二网权威发布高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更多高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二网。

【导语】当一切都毫无希望时,切石工人在他的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我希望中学生朋友们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认准了,就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成功就在下一步。高二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以下文章,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13.jpg  【一】

  1.本卷满分150分,共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2.所有答案均需在答题卷或答题卡上作答,答在其他地方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罹难lí信笺jiān戕害qiāng寒暄xuān

  B.攻讦jié菁华jīng滂沱páng石桅岩wéi

  C.剽悍biāo皲裂jūn撂挑子liào间或jiàn

  D.鱼鳔biào修葺qì溃脓kuì悄然qiǎ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习近平曾专门在地方召开过“经济工作坐谈会”,其本人对经济工作的论述也非常丰富。

  B.洪明甫批评韩国国内的假新闻泛烂,愤怒地指出靠臆想猜测的报道对于球队来说是愚蠢且危险的。

  C.李克强表示,海洋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既为人类增添福址,也带来诸多共同挑战。

  D.马云接受香港《南华早报》记者专访,在一个多小时里,嬉笑怒骂,谈笑风生,与记者纵论企业管理、互联网发展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本月19日起,人民币与英镑开始直接对换,此举引发了多方关注。

  B.昨天在城市广场,一位独腿画家用粉笔在广场水泥地上作画,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C.这一单生意,他俩每人都得了二百五十元,这叫做二一添作五,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我们描绘出了雄奇壮丽、巧夺天工的自然山水景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农村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畜牧兽医被认为是身份低、待遇差、没前途的职业。

  B.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现出的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构。

  C.一些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主要原因是熬夜看世界杯或玩网络游戏造成的。

  D.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给文化生活以有益启发的同时,也带来急功近利与浅薄浮躁;当下的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作品,精神火炬式的温文化权威。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1846年,“民族诗人”贡萨尔维斯·迪亚斯出版《诗歌初集》,强调了巴西特色的“棕榈树”“鸫鸟”等意象,推动了巴西文学中对自然风光与印第安文化的表现热潮

  ②作为一个新大陆的移民国家,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而独立前,巴西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殖民历史

  ③正是在这种对国家民族的探索中,产生了巴西最初的地域主义文学,并在此后的浪漫主义文学中发扬光大

  ④民族文学元素之所以会在巴西文学中得到强调,源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

  ⑤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巴西知识分子开始重视本土创作,试图在欧洲文学传统之外展现属于巴西的热带风情

  A.④②⑤①③B.①③④②⑤C.④⑤②①③D.①④⑤②③

  6.12月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禁止在校园里举行任何与圣诞主题有关的活动和庆典,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引发了网友纷纷发帖参与争论。

  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态度鲜明,理由充分,表达准确,不少于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应题目。(9分)

  中国先秦诸子有一句老话:“人尽其能,地尽其利。”“人尽其能”就是彻底的人道主义,“地尽其利”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不过这句中国老话没有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互相因依,只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一种朴素的愿望。马克思却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替共产主义奠定了一个稳实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在讨论人与自然的统一时,马克思提出了“美的规律”,我们不妨细心研究一下马克思的原话:

  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动物固然也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是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动物只有在*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在不受*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联系到它的*,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从这段重要文献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致性。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这条原则既适用于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也适用于包括文艺在内的精神生产。这两种生产都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就肯定了文艺的现实主义,排除了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

  二、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自意识(即自觉性)。他意识到自己就是人类一个成员,而且根据这种认识来生产。动物只在受*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片面地生产,人却是根据人类的深远需要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这就肯定了文艺的广阔题材和社会功用。具体的实例是蜜蜂营巢和建筑师仿制蜂房的分别。

  三、“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人的生产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与美有联系,而美有美的规律。这句话前面有“因此”连接词,足见是总结全段上文。“此”显然指上文所列的两条:一条是“人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标准就是由每个物种的需要来决定的规律。动物只按自己所属的那个物种的直接需要来制造,例如蜂营巢,人却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能运用每个物种的标准,例如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它工程。这就是前一条的要求。另一条比前一条更进了一步,“人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去来制造”。这本身固有的标准是属于对象的,也就是根据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恩格斯论述“从猿到人”时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其它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所说的“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规律”。就文艺来说,这就涉及认识整个客观世界和人们所曾探讨的文艺本身的各种规律。可见“美的规律”是非常广泛的,也可以说就是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之《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蚂蚁建造巢穴,是出于它们的直接需要,这只是片面的生产。

  B.“人尽其能,地尽其利”的说法,既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朴素愿望,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C.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它只生产自己直接需要的东西。

  D.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自意识(即自觉性)。他根据这种意识来生产,并认识到自己就是人类一个成员。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精神生产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

  B.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只体现在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中。

  C.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就是“美的规律”。

  D.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它工程,这充分证明了人能全面地自由地生产。

  9.下列现象符合文中“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的一项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顽皮的孩子用蚯蚓来钓鱼,并在河边烤鱼吃。

  C.人们根据环境特征和水鸟特性,建立迷人的湿地公园。

  D.又饥又渴的路人采摘路边又大又红的苹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应题目。(16分)

  郑能四十出头,是个下线工,活儿不重,在钢板上画线,以供电气焊切割或机械加工。

  郑能可以不用圆规、卡尺就在钢板上画圆,有人开玩笑说是阿Q梦寐以求的那种圆,是绝活儿。大家都叫郑能“神线”。

  “神线”郑能的工资虽不高,但三六九的能就着咸菜喝几杯小酒,就不羡慕厂长科长们大鱼大肉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郑能觉得很开心。

  郑能像爱自己的女儿那样爱着自己画线加工成的零件,像爱自己的家那样爱着自己的企业。但仿佛做了一场噩梦,厂子宣告破产了。

  下岗的郑能顿时茫然无措,天天靠喝酒来麻醉自己。郑能妻子所在的厂子也是勉强开工,工资也不高。没多久,郑能家的油盐酱醋就发生了危机……

  妻子劝郑能出去找工作。

  郑能出去跑了一圈,似他这样不上不下的年纪,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人家最低的年龄界限也必须是在三十五岁以下。

  郑能又开始喝酒,喝醉了就骂自己是废物。

  郑能的妻舅是一个工商所的小头儿,见郑能这个样子,就跟他说:“不如去我管的那个市场去看自行车吧,也算是废物利用。”郑能叹了口气,就随了妻舅。

  妻舅把郑能领到市场旁边的一处空地上,扔给他两段旧绳子,就走了。

  郑能刚用那两段旧绳子绾成一根,在空地上围出一个圈来,就陆续有人推来自行车要他看管。妻舅告诉郑能,每辆车子收两角钱。

  这是一个蔬菜市场,从早晨到傍晚,买菜的人熙熙攘攘,大都是骑了自行车来的。先寄存自行车,买完菜,再骑自行车回家。

  郑能从早至晚,不停地存车,不停地收钱,手腕子都酸麻了。

  晚上回家,郑能从皮包里倒出一大堆毛票,让妻子女儿帮他数一数。

  妻子女儿数完后,惊喜地说:“有二百多块呢!”郑能高兴得头都大了:“那么多?!”这差不多是他先前上班时小半个月的工资呵。

  然而,这样的惊喜可不是每天都有的。

  郑能像呵护自己的女儿那样呵护着握在自己手心的那条绳子。

  有时候,郑能还会喝着小酒,嚼着花生米,对着屋角的那条绳子自言自语:“你嘛,才叫真正的神线。我——屁都不是,顶多是废物利用……”

  说这话时,郑能望着窗外,眼中露出悲哀的神色。

  10.小说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4分)

  11.请简要概括郑能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3分)

  12.指出文中划线句子所包含的情感色彩。(4分)

  (1)也算是废物利用。

  (2)顶多是废物利用……

  13.郑能终于赚到了钱,可是文章最后却写到了他眼中“悲哀的神色”,你认为他为什么而悲哀?试作探究。(5分)

  三、古诗文默写翻译(45分)

  (一)古诗文默写。(30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3),,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赤壁赋》)

  (6)盘盘焉,囷囷焉,,。(杜牧《阿房宫赋》)

  (7),其实百倍;,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

  (8),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可堪回首,,。(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张溥《五人墓碑记》)

  (11),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12)总此十思,,简能而任之,。(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13),犹可说也。,不可说也。(《氓》)

  (14),一夫当关,。(李白《蜀道难》)

  (15)千呼万唤始出来,。转轴拨弦三两声,。(白居易《琵琶行》)

  (二)翻译。(15分)

  1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9.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香港著名音乐人、畅销书作家林夕的新书《都什么时候了》,书名来自于林夕口中的“童年阴影”——母亲小时候常对他说的一句话:“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去洗澡噢?”书中包含有香港版和大陆版两篇序言。

  在香港版序言中作者提示读者“我们应该常常问一下自己‘都什么时候了’”,以使自己猛然觉醒,从而清楚自己最想干什么。而在大陆版序言中,林夕却说,小时候,听到母亲的碎碎念,就认为洗澡并没有必要依时依候。什么是该洗澡的时候?觉得适合就行。对于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的死规定,其实是这个世界加诸我们身上的无形的镣铐。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少于800字。

  【二】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其实,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差别的。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20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然而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力。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当然,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在思想上又必须要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因为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在中国古代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在近代,它也以各种形式顽强地存在着。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国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我们是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下来谈论和倡扬国学的,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

  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对传统文化、国学庸俗化的炒作和伪劣包装的现象。这个现象应该说不是正当意义上的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是主要以谋利为目的的一种行为。这也是国学普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选自《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有删节)

  1.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一词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指的是国家设立的像国子监或者太学一样的学府,其含义在整个古代基本上是一致的。

  B.“国学”是指一种学问,这种见解产生于清末民初这段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与我们现在对国学的认识相符。

  C.“国学”一词在清末民初就开始有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这一新的涵义,虽然这个词的用法在那个时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D.“国学”有时还可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在章太炎的《国故学讨论集》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可以通用的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证明,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这一点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意义。

  B.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来讲,国学都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

  C.国学能够整理、研究中华文化传统,通过甄别、诠释、评价,可以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进行继承与弘扬。

  D.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重视国学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

  A.“国学”发展曲折,但又重新“热”起来,既能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生命力顽强,又能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难题。

  B.我们的文化若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强劲的生命力,只能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进而吸收外来文化。

  C.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其生命力非常顽强,我们谈论和倡扬国学需要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来进行。

  D.国学普及过程中,炒作国学等谋利行为只是表层问题,我们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思想上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

  三、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锡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锡之,记其名于御屏。

  至道初,鼎建议兴三白渠,及陈、许、邓等数州用水利垦田,事具《食货志》。徙陕西。二年五将分道击李继迁,李继隆擅出赤柽路无功,还奏军储失期,鼎坐削三任。复为殿中丞,领职如故。以母老求郡,历知徐、密二州。真宗践位,复旧官。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按籍详定,多所蠲免。逾月,拜右谏议大夫。

  时西鄙未宁,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议者多言:“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今若禁解池盐,与内地同价,*必冒禁复市青盐,乃资盗粮也。”时刘综为陕西转运使,鼎奏罢之。综归朝,亦密陈其非便。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庆州郑惟吉皆不从规画。

  鼎奏运咸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朝廷闻而止之,上封章密陈其烦扰者甚众,鼎始谋多沮,遂令林特乘传与鼎等同议可否,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鼎伟姿貌,磊落尚气,有介节,居官峻厉,名称甚茂。好学,工篆、籀。尝著《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选自《宋史•梁鼎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B.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C.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D.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平兴国是北宋君主宋太宗的一个年号,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都是年号。

  B.黥是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或者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墨。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也就是所说的“黥首”。

  C.领在文中指代理官职,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职制度,具有代理性质。比如“摄”“行”“署”“权”“守”等。

  D.践位指帝王登上帝位,表示帝王登基的词汇如:践祚、践极、登基、即位、立、继位、坐朝、面南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粱鼎为官刚正,为民除害。他在吉州任职时,萧甲为非作歹,为害一方,他流放了萧甲,深得到皇帝的赏识。

  B.梁鼎关心百姓,体恤民情。他在陕西为官时建议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并免除了老百姓的很多赋税。

  C.梁鼎步入仕途,遭遇挫折。至道二年,因犯事而被降职;禁止私人买卖解池盐的建议虽得到朝廷同意,但后来因朝廷通盐商而受处罚。

  D.梁鼎文才斐然,声明远播。他考中进士甲科,擅长篆、籀书体,写有三卷《隐书》等大量著作,声名很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代还,锡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锡之。(5分)

  (2)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按籍详定,多所蠲免。(5分)

  三.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9.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知来者之可追。

  (2),鸟倦飞而知还。

  (3),抚孤松而盘桓。

  (4)登东皋以舒啸,。

  (5)木欣欣以向荣,。

  (6),彩彻区明。

  (7),秋水共长天一色。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9),形影相吊。

  (10)__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

  回家啰!

  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

  “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

  “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①,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有删节)

  【注】①盌(wǎn),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

  10.文章以为叙事线索;第3自然段在文章的记叙顺序上属于。(4分)

  11.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综合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已全部确认参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真可谓济济一堂,真正实现了“大团圆”。

  B.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C.时至初春,清凉江上涣然冰释,小船在江面上行驶,好不惬意,游人至此,流连忘返,快乐无比。

  D.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的为官之道,否则,便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将会把自己的名誉搞得声名狼藉。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3分)

  A.从去年11月份开始,各家银行已经陆续取消首套房贷利率最低7折优惠,首套房贷的利率优惠改为最低下浮15%。

  B.气候专家指出,由于气候暖化,北极冰盖的体积近30年来减少了20%。极地海洋缺少冰层覆盖,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

  C.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D.春节、清明、中秋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们不是饱含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呢?

  1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记得还是在今年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个朋友饭后散步,不经意间来到岷江边。夕阳洒落了一江金波,一带秋水被微风吹皱。这幅岷江牧鸭图,就这样沉入了我记忆的海底。

  ①一大群鸭,是从江心的舟坝上悠游过来的。

  ②赶鸭人手握一根扎了一个尾巴的竹竿,撑着一叶舢舨,紧跟在鸭群的后面,那份豪迈与自在,仿佛是率领百万大军。

  ③偶有飘落江里的叶,也是荡悠荡悠,久久舍不得漂去。

  ④江面平中带鳞,看上去像是一幅硕大的锦绣。

  ⑤一看便知,这是一群刚趟过秋收田野的鸭子,一只只肥硕,溜圆,摇头摆尾。

  ⑥江边的几株梧桐,肥厚的叶子已开始零落;

  A.①③②④⑥⑤B.③①⑤②④⑥C.④①⑤②③⑥D.④⑥③①⑤②

  17.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6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18.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文段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5分)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

  七、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当前,拿着手机“抢*”成了一种时尚。确实,在微信群里“抢*”不失为一种生活乐趣,它给人们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吸引着数亿人的眼光。

  材料二:毕业季,原本要为找工作而奔忙,而湖北武汉一高校大四女生木子,却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一年多前,她在同学的推荐下加入了一个*群。刚开始,她以为只是抢*的游戏,等她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赌博时,已经负债累累。

  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上期班主任工作计划|高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

http://m.scabjd.com/wendang/74806/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