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锦集三篇

演讲稿 2024-04-18 点击: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   “七一”重要讲话)发表,便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其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断,理论界尤为关注。个中缘由,在于它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根本成就及其历史贡献的最高概括,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含量、研究与解释价值。

一、怎样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

“七一”重要讲话,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上,提出了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三大论断。精准研读   “七一”重要讲话就会发现,这三大论断是历史逻辑上步步递进,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不断丰富的关系。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具有何种指向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指向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也指向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指向世界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首先是相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可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新”3个关键词。中国式,是从中国特色转换过来的。中国特色表达的是体现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中国式把这种中国特点提升为一种中国范式,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范式而言,具有类型学与典型样本意义。这是一种更为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表述,具有对话与传播意义。现代化,既是明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是为了突出现代化,且与西方现代化处在同一主题“频道”上进行对话,表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有我”的存在。“新”这一关键词大有深意。虽然都是现代化道路,然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对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新”在中国式,而且“新”在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上,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执政下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主要为资本家特殊利益集团谋利益的现代化;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贫富悬殊的现代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单向度发展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单边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其次是相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言。

第一,从   相关重要论述看。   “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两个创造”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对中国式现代化涵义的重要论述都是在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着眼于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他指出: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除“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外,其他四种涵义都是对接“新时代”的,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致力于实现强起来的道路。

第二,从历史上看。当年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现在   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加个“新”字有其深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础上逻辑地发展起来的。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逐步深化的。1979年,邓小平在分析西方现代化发展成就、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之后指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又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论述表明,这里的中国式主要是强调适合中国情况,即“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这一点我们党始终坚持,   所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同样如此。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是要在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发展了过去所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总体上还处于未发展起来的阶段,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综合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也不高,因而相对注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步入发展起来以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础上,就更加强调共享发展,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加突出地把推动共同富裕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也把中国式现代化看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二是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过去实践上相对注重物质财富增长和基本需求满足是一种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尽管我们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然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使我们在实践上还是相对注重基本需求满足与物质生产、经济增长,发展的不协调性相对突出。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发展更加注重其协调性,更加突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强调的“协调发展”“美好生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等,就是如此。三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绿色发展,超越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地方那种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四是更加注重走和平发展道路,更加强调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力,更加强调参与全球治理,以求“以中国发展贡献于世界”,促进合作共赢。这对改革开放初期相对注重“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国内发展”来说是一种推进与发展。上述四个方面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还指向世界现代化道路,是相对于世界现代化道路而言。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过去我国是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在追赶过程中,曾一度在某些方面“失去自我”,即跟着西方的现代化亦步亦趋;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找寻自我”,在中国道路问题具有了中国自己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确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那些既希望较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世界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的“西方神话”,也蕴含“世界有我”的意义。如果说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对注重中国国情,那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且影响世界历史的场景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加突显其“新”及其世界意义,即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又高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是什么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涵义的重要论述,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本质特征,为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涵义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基本遵循。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理上揭示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确立其理论范式,这种范式,就是人民至上、平等互利。就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而言,它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战略全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此,就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中国与世界关系而言,它注重平等互利,即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中国与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发展、合作共赢。基于这种理论范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4大支柱,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政党谋强大。基于上述理论范式与4大支柱,可进一步揭示和提炼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1)领导力量上,它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这是道路在性质上的“定性”。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才能走得对、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才能行稳致远。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轨道;(2)历史方位上,它坚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方位不断拓展、丰富和完善中国道路,它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这是道路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定位”。邓小平所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就是如此。否则,就会封闭僵化,缺乏创新;(3)奋斗目标上,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不断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强起来。这是道路在一定历史方位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即“定标”。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富起来作为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强起来作为奋斗目标。强调的实现全体人民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这层意义上讲的;(4)总体方略上,它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新征程的战略步骤。这是道路中的“定法”,即路径和方略。实现奋斗目标,必须确立实现奋斗目标的总体方略,离开总体方略,确立的奋斗目标难以实现;(5)推动力量上,它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这是道路上的“定力”。没有推动力量,路是走不出来的,也走不远,更走不宽、走不高。强调的坚持党的领导,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把人民作为党执政依靠力量的最大源泉,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在这层意义上讲的;(6)世界维度上,它确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道路上的“定和”。不走和平发展道路,就难以实现确定的奋斗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强起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定性到定位,经定标到定法,再从定力到定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政党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既符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2

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涵义的重要论述,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本质特征,为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涵义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基本遵循。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理上揭示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确立其理论范式,这种范式,就是人民至上、平等互利。就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而言,它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战略全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此,就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中国与世界关系而言,它注重平等互利,即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中国与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发展、合作共赢。基于这种理论范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4大支柱,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政党谋强大。

基于上述理论范式与4大支柱,可进一步揭示和提炼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

(1)领导力量上,它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这是道路在性质上的“定性”。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才能走得对、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才能行稳致远。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2)历史方位上,它坚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方位不断拓展、丰富和完善中国道路,它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这是道路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定位”。邓小平所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就是如此。否则,就会封闭僵化,缺乏创新;

(3)奋斗目标上,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不断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强起来。这是道路在一定历史方位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即“定标”。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富起来作为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强起来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现全体人民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这层意义上讲的;

(4)总体方略上,它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新征程的战略步骤。这是道路中的“定法”,即路径和方略。实现奋斗目标,必须确立实现奋斗目标的总体方略,离开总体方略,确立的奋斗目标难以实现;

(5)推动力量上,它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这是道路上的“定力”。没有推动力量,路是走不出来的,也走不远,更走不宽、走不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党的领导,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把人民作为党执政依靠力量的最大源泉,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在这层意义上讲的;

(6)世界维度上,它确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道路上的“定和”。不走和平发展道路,就难以实现确定的奋斗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强起来。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定性到定位,经定标到定法,再从定力到定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政党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既符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既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历史、新中国七十多年建设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辛探索总结的新道路。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翻开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发现,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自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探寻中国现代化之路,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承担起实现国家现代化这一历史重任。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明确“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总书记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当前党的中心任务。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系统谋划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破除西方模式和超越苏联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宣称西方模式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再无他途。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坚持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逻辑和利益至上的非均衡治理模式,必然会造成资本与劳动、利益与环境、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对抗。苏联的现代化模式因其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病,造成经济活力低下和生产效率低迷进而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超越了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逻辑,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线。中国式现代化也不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再版,而是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确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服务于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深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当前,社会主义中国正以更加昂扬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彰显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中国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造福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对外殖民掠夺扩张的现代化之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注入强大的正能量。长期以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退维谷”:或是放弃国家发展的独立性依附于发达国家走西方现代化道路;或是与资本全球化彻底脱钩实现封闭的低层次发展。这些发展选择并没有使它们发展成为现代化国家,甚至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它传承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和合”思想,又顺应时代趋势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超越了“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和“国强必霸论”等发展逻辑,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这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方案选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各国超越国家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隔阂,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锦集三篇

http://m.scabjd.com/wendang/268326/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