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精选三篇

校园 2024-04-24 点击:

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我校通过和谐校园建设和创建工作,营造了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干群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完善预案

  1、为了更好地创建和谐校园,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和谐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学校根据上级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方案,制订了学校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方案,并责成各部门按照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3、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创建和谐校园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前段工作情况,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对于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4、学校制订了消防逃生、地震逃生、食品安全、疾病预防、大型活动等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并开展了逃生演练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1、学校制订了门卫、值班、用水、用电、信息报送等制度,并让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

  2、制订了定期安全检查整改制度。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每月检查一次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后,对于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处理,保证校园安全。

  3、建立健全和谐校园档案。每项工作或活动后材料整理后存档,做到档案内容齐备,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三、创建和谐校园,全面提高师生文明素质

  1、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教育师生最好的方式。当五星红旗冉冉

  升旗的时候,全体师生的心灵都得到了震撼,“感恩、图志、勤奋、进取”的呼声更是让广大师生认清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2、学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领导下,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尽职尽责,把学校的利益放在首位。各部门通力协作,相互支持,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了楷模,广大师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教师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师生关系融洽。“师爱生、生尊师”已经巍然成风。

  3、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花坛、草坪、绿化带等合理有序地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家乡景色、师生书画、名人语录分布在楼中的各层走廊。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

  1、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以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2、学校每学期聘请法制副校长召开一次法制安全教育大会,主题鲜明,内容广泛。通过法制安全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安全和防范意识。

  3、学校利用艺术展、板报、橱窗、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制安全教育。

  4、学校还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公共卫生课、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五、加强教育教学楼舍的管理,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1、学校不定期检查教育教学设施安全情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学校加强了楼道、走廊及其他通道的安全,应急照明设备良好,安全指示标志正常,上下课和上下学,楼道内专人负责疏通,现在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上下楼秩序。

  3、学校教学实验设备有专人负责,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去做。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符合安全标准,教师上课使用器材都做到相应的检查,用后妥善保管。

  4、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师、计算机室等符合安全标准并有专人负责。

  六、搞好消防安全宣传保证

  1、学校对广大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消防安全的意识。

  2、学校安装了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安装了安全监控设备,学生集中上下楼有专人负责,保证了广大师生通道安全。

  七、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保证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八、加强学生租用车辆管理,保证学生生命安全

  1、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坐“三无”车。

  2、学校对学生租用车辆驾驶人员的证件进行登记并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培训。

  九、结合社区,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给广大师生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还面临着更好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深化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调动一切因素,努力营造安全教育环境,创建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第二篇: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把人们带到美好的季节,春风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解,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

  1、以人为本,营造师生和谐的融洽环境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文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师生和谐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教师既是学生道德升华、学业有成的引路人,同时又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和生活,应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体现出教师工作的职责和本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杜绝对学生讽刺挖苦。同时,学生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接受教师的教育帮助,对教师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发扬中华民族尊敬师长的光荣传统,师生共奏和谐校园的美好乐章。

  二、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

  校园环境是指各种影响人的教育因素的总和,主要由校园自然环境、物质环境、观念环境及周边环境等组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他教育方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校园的物质环境体现在校舍建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其他一切有形的教学设施。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使得师生神清气爽,心情愉悦,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观念环境的影响力取决于它附着于群体而又影响个体。通俗一点讲,这就是所谓的校风问题。校风的核心是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整合而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信仰系统、目标系统等。

  作为教师,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懂得珍惜和维护校园环境,明确“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这一精神,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杜绝“课桌文化”,点滴中使自己的思想和素质都上升一个新台阶。

  三、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突出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个和谐的校园,应该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突出职业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重点是突出职业特色,优化育人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都能在愉悦中接受真理的熏陶,在和谐的气氛中选择真知,创建一个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其次,要塑造学院精神,创建具有进取意识、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肯干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等。目的就在于使全院的师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现代职业的教育理念,刻苦学习的求知欲望,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创新的进取意识,求真务实的扎实作风,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最后,要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社团组织,培育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学院的社团组织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学会处世与交往、组织与协调、竞争与合作,培养了组织协调能力,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相信,这一理念必定会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一定会转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让我们大家共同奋斗,开拓进取,努力促进学校事业的新发展,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是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希望那些课堂上随意接听电话的同学学会尊重老师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到和谐校园的温馨。那些在宿舍不管他人利益,喧哗吵闹的同学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从而打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学习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勤奋努力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案。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因此,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些固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让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通通消失,让我们用团结互助走出美妙的交响曲!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让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第三篇: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学校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学校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的学校要依靠和谐的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

  一、和谐校园的特征及意义

  和谐校园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诚信友爱,就是学校人与人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教师、学生和学校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管理机制健全、制度完善,教职工队伍结构科学合理,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秩序良好,师生安居乐业,学校安定团结,教职工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良好;和谐发展,和谐是前提,发展是目的。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只有和谐才能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校事业的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是人类孜孜一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社会由众多单位组成,只有各单位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学校集中了社会众多精英群体,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更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因为学校是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的集散地,是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是传授知识,发明创造,推动人类进步的引擎。

  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发展,既要加强硬件建设,又要加强软件建设。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构建校园和谐,不仅使师生人际关系和谐,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而且能不断促进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关心人、尊重人和实现人格化的风貌,体现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要求,这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

  (一)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干部提高认识。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以法执政”的执政意识,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建设。领导干部要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求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必须团结和谐。做到党政不分家,配合默契,精诚合作。班子正职和副职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相互补台,实现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融洽的最大化;三是领导班子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政领导班子,要与不同层面的教职工沟通与交流,最大程度地兼顾各层面教职工的利益。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评价的反馈不断调整的,像社会的其他活动一样,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由制度来保障,教育评价就是这样的一种重要制度,评价是推动或者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挥棒。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校发展的兴奋剂,建设激励教师的和谐的评价机制,激励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校和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虽然兼顾德、能、勤、绩几个方面,但最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分值给教师排队,分出若干等级,进而与升职、晋级、加薪、奖金、评优等挂钩。于是,“优胜劣汰,奖优罚劣”、“能者上,劣者下”、“末位淘汰”等考评导向也随之应运而生。这样的评价,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师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教师之间在知识、技能上相互保留,心态上勾心斗角;对学校评价产生恐惧感,害怕因评价不高而评不了优,晋不了级,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教师排斥学校评价,形成与评价者对立的情绪;部分教师因评价结果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末位淘汰”等企业化管理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缺乏可操作性和相应的法律依据。 

     教师的专业发展显现出阶段性,不同阶段教师成长水平不同,因此专业发展的内容与目标也就不同,为此就必须建立不同的评价准则和评价标准。教师评价,从目的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奖惩性教师评价,二是发展性教师评价。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必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它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要求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置身投入到和谐校园建设中去,挖掘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校的一切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尊重教师是学校和谐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证。尊重教师的基础是相信教师,相信教师的潜能。营造尊重教师的氛围,就是要落实自主权,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让教师有自主的时空。 

     1、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给教师的心理以平等感。教师知识素养较高,人格尊重不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被削弱。要尽量满足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上一定的“自由度”。在工作部署上要讲出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让教师去理解,使其内心有认同感,变“让我做”为“我要做”,不能用冷僻生硬的语气去命令教师,否则,在教师心中会产生抵触情绪,使工作环境变得压抑。在工作落实检查中,也要注意方法,要从关心的角度去了解,不能讽刺、挖苦、训斥教师。在总结工作成绩上,要多看优点,大力表扬宣传,对于缺点和不足要给予理解,帮助找出错误的原因,耐心给予指导。学校管理者要把教师当作服务的对象,将自己置于教师完全平等的位置上,才能拉近与教师的距离,才能赢得教师的尊重。 

     2、关注教师对平等竞争的需求,给教师的心理以公平感。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比较心理,所以教师之间很可能因比较而产生嫉妒心理,从而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比较产生竞争,其中良性竞争有利于个体不断发展,也利于组织不断进步。学校管理者必须鼓励良性竞争,为学校发展和教师进步服务。同时学校管理者必须避免恶性竞争,特别竞争所产生敌对结果,使得组织资源内耗,不利于组织和个体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坚持以工作实绩为主的奖教奖学透明化管理,工作面前人人平等。职位不同,地位平等;能力不同,权利平等;用人、评优、奖惩等,体现“人人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对学校的工作管理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在学校内部形成心平气顺,有序竞争,各得其所的局面。 

     3、关注教师对人际沟通的需求,给教师的心理以舒适感。由于教师都有社交的需要,而通过人际沟通达到情感的交流,是影响教师工作情绪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经常遇到“情”与“理”的矛盾,要力求事事处处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前提,力求晓之以理要透彻,动之以情要真诚,真正达到情理交融。对教师多一点认可、赞誉、勉励,多一个点头、微笑、问候,让他们感到安慰、满足、成功,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让教师相互了解,有利于消除教师因工作性质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隔膜。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努力营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支持领导、教师之间互相欣赏的融洽环境。 

     4、关注教师对参政议政的需求,给教师以一种主人翁责任感。和谐管理的核心是发扬民主,让师生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激发其对工作、学习、学校的热情,使其更好地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如果一味地依靠强制约束,只能使教师消极地接受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能很难奏效。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坚持让教师参与管理,给教师对学校共同愿景的认同机会。通过教代会沙龙、座谈等形式,认真倾听每一位教师的建议和意见,积极主动地改进工作,并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以达成共识,互相理解。每位教师都可以对学校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位教师都有权利参政议政。学校管理者始终把教职工视为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使德、智、体、美、劳以及“四育人”并举(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使教师与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文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坚持“待同学为朋友”、为子女、为兄弟、为姐妹的发展观,在人格上充分尊重他们在学校中的主人地位,给予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学校教育工作者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

  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就是要使学校建立浓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新人新事,提倡科学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形成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活动。

  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是增强学术氛围,而学术氛围的活跃取决于广大教师做学问、讲学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搭建学术研究平台,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方法、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此,学校要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新风尚,大张旗鼓地开展学术研讨、学术交流活动。营造一个鼓励教师干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学校活力竞相迸发。为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建设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二)建设充满生动活泼的课堂秩序。

  课堂秩序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学校要加快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配合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主动学习的风气。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要集中精力、畅所欲言,突破难题。但是,有些学生没有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迎接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发挥导航作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见解,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教师要逐一做出解答。让学生感受兴趣、获取知识。

  (三)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正确的舆论宣传工作。

  通过报告会、校园网、广播、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正确的舆论宣传工作。

  全面奏响和谐校园的主旋律,营造有利于教工、学生积极工作、终身学习、健康生活的思想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各职能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内容健康、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着力营造文明进步、公平正义、文明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多种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使感情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化,兴趣爱好得到生发。

  四、建设协调有序的和谐校园

  建设协调有序的和谐校园,就是要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增强规范性,减少随意性,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加强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措施和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

  (一)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教育机制和谐统一

  要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对育人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能够协调有序地开展。同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狠抓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年举办一次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班,鼓励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和经验交流,为辅导员、班主任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师生完成某项任务的做法,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师生的感情、利益、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建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分配机制。全体师生员工都要树责任心、事业心和爱心,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依法治校。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既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完善校园法制教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既要使师生懂得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要懂得如何利用合法权益履行责任,谋划学校发展大计,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依法治校、民主决策、集中管理、规范程序,是构建协调有序和谐校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各级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在构建充满活力、协调有序的和谐校园中,从我做起,人人努力,率先垂范,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管理试图解决的是不同的人的不确定性和物要素的优化同时成为需要处置的变量的管理现实。和谐管理是围绕如何构造人力主导型的创新思维模式,其目标是达到中国文化中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效果。它是以人为“起点”,同时也是以人为“归宿”的。所以,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尊重、理解、赏识、激励广大教师,使他们在融融情感氛围中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超越,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总之,和谐的校园,给教师以宽松的工作空间,给师生以极大的对话空间,给生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即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21世纪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一所学校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而教师的素质,是软实力能否得以提升的关键,也是学校和谐管理的核心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精选三篇

http://m.scabjd.com/jiaoyu/26855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